国立第二十一中学(连云中学前身),始创于1942年初。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处于艰苦的年代。生活在苏鲁豫皖沦陷区的广大青少年和爱国知识分子,一心寻找抗日救国之路。这时,台儿庄战役中战功卓著的抗日将领王仲廉将军(黄埔军校届毕业生,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苏鲁豫皖边区二路挺进军总指挥),不顾艰难险阻,抱定为国储才之宗旨,于1942年在安徽太和创办了苏鲁豫皖四省边区战时中学(后改为国立第二十一中学)。
1942年3月,王仲廉将军受命之时,即指派本部丁熙民总参议、仝菊圃参议、秘书李厚庵拟定具体计划,紧锣密鼓进行筹备。时肖县中学迁太和,经协商决定以该校为基础,着手筹建战时中学。筹建处设在太和县徐禅堂,筹建处成员:丁熙民主持全面工作,刘汉川、桑逸卿负责延聘教职员工及教学组织工作,李寿山、李厚庵负责筹措粮秣及教室建设。由于学生日渐增多,徐禅堂校址不足应用,于是选定城内西南隅山西会馆及徐氏祠堂旧址,利用城砖以及兵工建筑校舍。55师及保安的两个团担任建筑任务,于7月初开工,至1943年2月,完成校舍250间。经费来源:诸如学校办公、教职员工生活及学生食宿、书籍等费用,月需经费100多万元,在改国立前全由王校长筹措,改国立后,每月中央教育部仅拨款十几万元,其余仍由王将军设法弥补。
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后,随即开始招收学生。苏鲁豫皖沦陷区广大失学青年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冲破敌人封锁线,到太和报考战时中学。学校原计划招收500人,到6月底,已录取800人之多,还有不少青年学生继续从四面八方涌来,王仲廉校长当机立断:凡来自沦陷区的失学青年,一个也不能拒收。临时供给问题由处筹措解决,每人每天不得少于一斤粮食,并供应菜金。8月间共录取1920名学生,竟达原计划近4倍。录取的学生年龄不等,水平不一,男女都有。初步确定,分班前以上大课为主,主要进行抗日救国、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了解,又根据学生的年龄、文化程度,重新进行了编班,分高中、初中、师范、职业、女生5个部,共40个班级。高中、初中部设在校本部,由教导处直接管理,不另设主任。师范部设在徐禅堂;女生部设在徐寨,后迁到太和城内徐家祠堂;职业部设在附近农村,各部均有主任分管。
1942年8月,教育部刘季鸿司长来皖北视察工作,王校长向教育部申请将苏鲁豫皖战时中学改为国立中学。9月接教育部电令苏鲁豫皖四省战时中学改为国立第二十一中学,校长王仲廉、代校长丁熙民、教导处主任仝菊圃、总务主任王子石、总队长秦克明。10月初,山西会馆改扩建工作完成,新建、改建30多口教室和宿舍,新建围墙和大门,大门两侧书写“明耻、教战、树人、建国”八个大字。楼两侧书写“尊师重道、敬业乐群”八个大字。这都是当时国立第二十一中学的校训。
1942年10月10日,隆重举行庆祝国立第二十一中学开学典礼并挂校牌,从此,学校走上正轨,各部门工作有条不紊,各种文体活动分别展开。歌咏队、管弦乐队、篮球队等分别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还组织了冬令营、春季运动会、话剧表演等。1943年5月4日青年节,学校组成代表队参加边区组织的论文、演讲、歌咏、篮球等比赛,各项比赛均获得优良成绩,整个学校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的景象。
1944年学校举行第二届初中毕业生考试,150名初三学生升入本校高中一年级,同时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
1944年,中原会战以后,占据平汉铁路,二十一中学陷入困境。教育部下令学校西迁至安全地区,经学校研究确定,西迁计划“人分批,路分段”进行,将学生分成三批:批以高中生为主,年龄较大,人数较少,受过军训,由军事教官带队,作为全校先遣队;第二批为初中男女同学混合成一个中队另加学校的文件档案等,这批学生大约1200人,年龄小,困难多;第三批是师范部、职业部,他们年龄大,放在后面,可以清理一些善后工作。路分段即批到达河南的镇平后,待二三批到达再作下步打算。
1945年1月5日,前两批撤离人员通过平汉铁路,穿过敌伪封锁线,一路克服艰难险阻,终于陆续抵达河南镇平五里岗。余下100多位同学,自动组织西迁,也于春节前到达五里岗。
春节后,向豫西进犯,学校再度西迁。从五里岗出发,分成两路,向豫陕鄂边境荆紫关前进。3月到达荆紫关后,王校长电令朱大同来荆紫关,接任总务主任兼代校务,带领学生西迁。4月朱代校长带领同学向陕西南部山阳前进,7月豫西战局稳定,根据王校长意见,将学校从山阳迁到离西安较近的一座古城———蓝田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初中部同学在山阳城内庆祝抗战胜利;在太和的同学举校欢腾。8月下旬,第三届初中毕业生举行升学考试,升入本校高中一年级。
抗战胜利后,所有机关学校尽皆恢复。国立二十一中学生,多为徐淮子弟,当时渴望东返。王校长为解决学校复员回徐州的交通问题,乃电商陇海铁路管理局局长陆福廷(原系黄埔军校期战术教官),蒙允拨一专车,乃于1946年夏迁往徐州。旋奉教育部令:将国立二十一中学改为江苏省立连云中学,暂住徐州。其他省籍同学复员到各省中学。
1947年夏,江苏省立连云中学开始在连云港、徐州两地同时招生。学年在连云港招了两个高中班、三个初中班。第二学年招高中、初中各两个班。到1948年11月,连云港解放前夕,全校已有9个班,约400名师生,因学校还没有全部搬迁,校本部仍在徐州。在连云港墟沟的分部连云中学由教导主任孙杰主持工作。
1948年11月7日,新海连地区解放以后,经新海连特区教育科统一调整,高中部学生全部考入新海连特区办的建国学校(培养革命干部),初中部转入新海中学初级中学。1948年12月徐州解放,还有一个高中班合并于徐州中学。至此,江苏省立连云中学终止。
相关链接:国立中学的产生和发展
查中国近代教育史,1932年以前,有县设中学、府设中学、省立中学,尚无国立中学之说。自“九·一八”事变后,大批东北流亡学生逃入关内,教育部随即于1932年在北平设立国立东北中山中学,这是国立中学产生的开始。该校后迁到南京板桥镇,实行公费制,食、宿、衣、杂等费用,皆由国家供给。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各地先后有流亡学生及合并重组的流亡学校,皆称国立XX中学,当时的教育部为便于工作,改上述中学依地名命名为一律依序号命名,如将国立河南中学改为国立一中,国立四川中学改为国立二中,安徽太和的苏鲁豫皖边区战时中学遂命名为国立二十一中学。另外还有少数没有编号的国立学校,如国立女子中学、国立华侨中学、国立师范等。
由此可见,国立中学的产生是和侵略、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